“正确选人用人导向激励干部,大力选拔政治过硬、作风扎实、敢于负责、勇于担当、廉洁自律的干部,让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干部有机会、有舞台。”
这是中组部长陈希在昨天召开的“新时代激励干部新担当新作为暨加强改进选调生工作座谈会”中,为全国各级领导干部给出的最新选拔标准。这样一场座谈会的召开背景,就是中办此前印发了《关于进一步激励广大干部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的意见》。
不再以传统的“论资排辈”较高下,而是紧紧围绕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一总目标选拔人才。《意见》中写明的坚持好干部标准,既包括了思想方面的完全过硬,也包括了工作中的敢担当、善作为。
把对的人放到对的位置上,就是对想干事、能干事的干部最好的激励。只要把担当作为者用起来,敢于担当、善于作为就会蔚然成风。就是在这样的指引下,近段时间以来,已经有不少干部得到了提拔、重用。哪些干部是“对的人”,具体来说有以下几大方面:
“五个过硬”要求:
信念过硬
政治过硬
责任过硬
能力过硬
作风过硬
具体工作中,要做到“五个坚持”:
一是坚持好干部标准,大力选拔敢于负责、勇于担当、善于作为、实绩突出的干部。
二是坚持从对党忠诚的高度看待干部是否担当作为,既看日常工作中的担当,又看大事要事难事中的表现。
三是坚持有为才有位,突出实践实干实效,让那些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干部有机会有舞台。
四是坚持全面历史辩证地看待干部,公平公正对待干部,对个性鲜明、坚持原则、敢抓敢管、不怕得罪人的干部,符合条件的要大胆使用。
五是坚持优者上、庸者下、劣者汰,对不担当、不作为的干部,该免职的免职、该调整的调整、该降职的降职。
陈希曾对没有担当的干部进行过画像:
有的明哲保身、“爱惜羽毛”,在大是大非面前当所谓“开明绅士”,甚至在涉及党的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等原则问题的政治挑衅面前无动于衷、置身事外;有的见风使舵、投机钻营,对自己政治前途有利的就上,没利的就躲,遇到重大政治事件和敏感问题没有态度,甚至故意耍滑头、当“墙头草”。
这些人表面上很风光,但骨头不硬,关键时刻靠不住。如果干部队伍中这样的人多了,就会贻害党和人民事业。
长安街知事(微信ID:Capitalnews)曾介绍,近日天津市对党政领导干部中存在的不作为、慢作为问题进行了严肃问责,其中多名市管干部受到免职等严厉处分。在对一些受处分干部的通报中,点明了存在“思想保守、服务大局意识不强,主动担当不够、办事拖拉、效率不高”“领导素养不高,驾驭能力较弱”“业务能力不强,工作思路不够清晰”“做干部思想政治工作不到位,本单位干部队伍思想较乱”等问题。
应当看到,现在一些干部不作为,除了有的是因为动力不强“不想为”,还有一些是能力不足“不会为”。为更好地解决这一问题,《意见》从强化能力培训和实践锻炼着手,有针对性地提出了要求:
在培养目标上,按照党的十九大提出的增强“八个本领”的要求,突出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专业作风、专业精神的培养,引导干部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精一行、管一行像一行。
在培养内容上,围绕新时代、新目标、新部署对专业化的新要求,突出培训的精准化和实效性,有针对性地帮助干部进行知识更新和能力拓展。
在培养方式上,坚持理论培训与实践锻炼并重,优化干部成长路径,注重在基层一线和困难艰苦地区培养锻炼,让干部在实践中砥砺品质、增长才干。
与以往干不好就问责不同,对敢担当、想干事却出了错的干部,中央也给了出路——建立健全容错纠错机制。这是中央首次从制度层面作出相关规定。
总的是按照总书记提出的“三个区分开来”要求来把握,
具体工作中要妥善把握“四个原则”: 事业为上、实事求是、依纪依法、容纠并举;
结合“六个要件”: 动机态度、客观条件、程序方法、性质程度、后果影响、挽回损失;
对干部的失误错误进行综合分析,对该容的大胆容错,不该容的坚决不容。对给予容错的干部,考核考察要客观评价,选拔任用要公正合理。
需要强调的是,要准确把握政策界限,防止混淆问题性质、拿容错当“保护伞”,搞纪律“松绑”,确保容错在纪律红线、法律底线内进行。同时,还要坚持有错必纠、有过必改,帮助干部汲取教训、改进提高,让他们放下包袱、轻装上阵。
正因如此,此次出台的《意见》及时成为了各地调动和激发干部队伍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的指导性文件。
在最新一期的《求是》杂志中,江西省委书记、省长刘奇在如何培养好干部中写出了自己的意见,即要求广大党员干部大兴忠诚老实之风、学习调研之风、勤政廉政之风、担当实干之风。 |